专家:心梗症状不可忽视 需熟记两个“120”
中国新闻网| 2025-05-06 10:50:29

  中新网上海5月6日电 (陈静 张鹏)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坏死,为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上海四一一医院心内科主任胡高频教授6日表示,患者心梗发作时的典型症状为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的压榨性疼痛,可向左上臂、下颌、颈部、背或肩部放射。部分患者会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或呼吸困难,甚至发生晕厥。通常心肌缺血导致的胸部不适症状表现为弥漫性,而非局限性,无明确定位。

  年逾六旬的张先生虽然半个月来反复胸痛,且经常两个胳膊麻木、疼痛,但是他毫不在意。在医院开药回家的当天晚上即出现心肌梗死。胡高频教授6日为记者分享了如上病例。他提醒广大冠心病患者要学会自我判断,如果有不适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并遵照医嘱检查治疗。

  胡高频教授介绍,当天,在门诊中,医生已经基本确定张先生的不适是冠心病引起,随时可能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等意外,并建议其住院治疗,接受心电图和心肌梗死相关指标检查,并尽快做冠状动脉造影,但张先生并不相信自己有问题,执意要求开药回家。次日凌晨被送入医院时,患者剧烈呕吐,烦躁不安,情况十分危急。其心电图检查提示患者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造影发现患者前降支近段完全闭塞伴血栓,需尽快开通这条完全闭塞血管,恢复心脏血流。医生团队开展急诊手术:抽吸血栓、球囊扩张、放置支架。

  胡高频教授提醒民众,对于心肌梗死患者来说,早期的救治至关重要。两个“120”应该熟知熟记,一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要迅即拨打120;二是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黄金时间为120分钟,从发病至开通梗死血管,若能在120分钟内完成,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据悉,近年来,45岁以下民众心梗发病率逐年上升。胡高频教授表示,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包括:高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而作息不规律、过度劳累、久坐、吸烟、饮酒等生活类因素,是心梗发病日益年轻化的主要原因。尽早发现、尽早诊断和尽早救治是挽救心梗患者生命的关键,也是改善心梗患者长期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基石。

  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如何自救?这位专家指出,除了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患者应在最靠近门的合适位置平卧休息,保证急救人员到达后能够第一时间发现自己。此外,患者应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并尽量舒缓情绪。(完)

【编辑:李润泽】
精彩推荐
张健工商资本下乡不能偏离 改善社会资本进入的基础环境
05-19
复制一批特斯拉项目 让“特斯拉速度”成为“上海速度”常态
05-18
猪肉价格真的降了 下半年逐步达到正常的水准是有可能的
05-11
大众公布在华销量 推进产品攻势 提供多样化、年轻化的选择
04-20
高江涛掌权斯威汽车 推出“预售抢购模式”及“两级火箭渠道模式”
04-20
美国消费数据创历史最糟纪录 未来股市可能会大幅下跌
04-17
热点推荐
五六天后:科学减脂 专业营养师团队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06-08
谜茵焕肤精华:开启非入侵式医美级护肤体验
06-08
草本与咖啡的结合——品晟咖啡强势登场
06-08
艾德证券港股打新京东|大有机会博10%的收益,来不来?
06-08
福鼎白牡丹对女人的具体好处有哪些?
06-08
TMALL@HOME 天猫家居生活展亮相上海K11,用脑洞致敬生活!
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