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薪试岗”等占便宜操作,只会让企业因小失大输掉口碑
中国新闻网| 2025-08-28 15:35:56

  从“付费上班”到“无薪试岗”,无论是打工人的吐槽调侃,还是用工者的话术翻新,都是对法律严肃性的消解

  当打工人调侃“付费上班”时,不曾想“无薪试岗”也成了孪生热词,引发关注。

  据工人日报报道,上班第一天,李先生被老板告知要先通过7天的“无薪试岗”。考虑到从外地过来的“沉没成本”,李先生同意了该要求。试岗期间,尽管客户十分满意,老板却表示“没有达到心中的效果”。后来,他离职前想要回6天的工资,老板却说“没达到要求就拿不到钱”。

  记者调查发现,招聘时一些用工单位会在面试后设置3至10天的试岗期,临近试岗结束,再以“经验不足”等理由辞退劳动者,并拒绝支付试岗期工资。当劳动者想要通过投诉等途径讨薪时,由于未签订劳动合同,证明劳动关系往往成为难题。

  这是一些企业故意避开法定的试用期制度,把劳动者引入法律之外的灰色地带。看上去,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约定在先,“无薪试岗”貌似一种契约。然而,在法律上是没有试岗概念的,这个词,容易成为部分单位企图白用劳动者的冠冕堂皇的装饰品。

  我国劳动合同法仅规定了“试用期”的相关内容,且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且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也就是说,只要存在用工行为,用人单位就与劳动者建立了劳动关系,就应向劳动者支付相应报酬。

  一些用人单位想利用“无薪试岗”占劳动者便宜,其实是吃定求职者多会吃哑巴亏,赌其维权概率小。如果这样的用工者屡屡得手,会恶化求职生态。

  经营不易,也许一些单位自身有着难处,但再难,也要守住用工市场的法律底线,不能用“无薪试岗”割劳动者的韭菜。这只会让用工单位因小失大,输掉企业口碑,在伤害求职者的同时,也被求职者打入“另册”。

  面对“无薪试岗”,有关部门需进一步加大宣传、执法力度,不让那些吃相难看的单位游走于灰色地带。求职者要做有心人,收集、留存工作证据,及时反映、投诉维权。如遇用人单位要求试岗,要坚持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工作内容、时长及报酬标准。

  从“付费上班”到“无薪试岗”,无论是打工人的吐槽调侃,还是用工者的话术翻新,都是对法律严肃性的消解。本质上,“无薪试岗”是对劳动者尊严的践踏,更是对法律的挑衅。每滴汗水都应被尊重,每份付出都该有回报。不让“无薪试岗”割韭菜,这是必须守住的常识和底线。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评论员 文阳

【编辑:王琴】
精彩推荐
张健工商资本下乡不能偏离 改善社会资本进入的基础环境
05-19
复制一批特斯拉项目 让“特斯拉速度”成为“上海速度”常态
05-18
猪肉价格真的降了 下半年逐步达到正常的水准是有可能的
05-11
大众公布在华销量 推进产品攻势 提供多样化、年轻化的选择
04-20
高江涛掌权斯威汽车 推出“预售抢购模式”及“两级火箭渠道模式”
04-20
美国消费数据创历史最糟纪录 未来股市可能会大幅下跌
04-17
热点推荐
五六天后:科学减脂 专业营养师团队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06-08
谜茵焕肤精华:开启非入侵式医美级护肤体验
06-08
草本与咖啡的结合——品晟咖啡强势登场
06-08
艾德证券港股打新京东|大有机会博10%的收益,来不来?
06-08
福鼎白牡丹对女人的具体好处有哪些?
06-08
TMALL@HOME 天猫家居生活展亮相上海K11,用脑洞致敬生活!
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