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少年占电诈受骗群体15% 警方公布四类常见诈骗类型
中国新闻网| 2025-11-20 15:09:48

  中新网上海11月20日电(记者 李姝徵)青少年群体(25岁以下)遭遇诈骗的情况已占到全部电诈案件的15%,被骗年龄最小的是一名在网上找免费游戏代打的7岁小学生。

  11月20日,上海警方公布了近期严打严防涉青少年群体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情况,上海已经打掉犯罪团伙30余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80余名。从总体情况来看,青少年群体(25岁以下)遭遇诈骗的情况已占到全部电诈案件的15%,被骗年龄最小的是一名在网上寻找免费游戏代打的7岁小学生。

  据警方介绍,目前,针对中小学生群体常见的诈骗类型主要有4种:虚假游戏交易类、追星类、虚假缴费收费类以及直播间诱导打赏;针对大学生群体主要有虚假购物类如虚假游戏交易、购买演唱会门票等以及冒充客服类、刷单返利类、冒充公检法类诈骗;涉及留学生常见的诈骗手法有冒充公检法、虚拟绑架以及换汇诈骗。

  从发案情况来看,针对青少年群体的兼职类诈骗需要特别引起警惕,不少学生被诈骗分子打着“兼职招工”的旗号骗取钱财,甚至还诱骗他们从事推广引流、跑分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沦为诈骗分子的“工具人”乃至“帮凶”。

  近期,上海松江警方从一起非法买卖电话卡的案件入手,循线深挖,打掉一个专门收购电话卡为境外诈骗分子引流的黑灰产团伙,一举将3名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涉案金额达140余万元。经查,今年7月以来,该团伙假借帮助发送推广短信,提升网络平台知名度为名招募兼职人员,随后以每张500元至1000元不等的价格引诱兼职人员出租、出售自己电话卡用于发送诈骗引流短信。

  在日常工作中,上海警方坚持类案串并分析,倒查涉及青少年群体兼职类被骗警情,及时对被骗青少年开展回访询问,深挖犯罪线索,特别是对利诱、拉拢、招募青少年参与实施电诈犯罪的违法人员予以严厉打击,力争做到打早打小、露头就打,避免更多青少年遭受不法侵害。

  10月21日,上海闵行警方经过缜密侦查,成功捣毁了一个以“日结兼职”为由头,实际上非法收集公民个人信息、为境外诈骗团伙进行引流的犯罪团伙,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完)

【编辑:李润泽】
精彩推荐
张健工商资本下乡不能偏离 改善社会资本进入的基础环境
05-19
复制一批特斯拉项目 让“特斯拉速度”成为“上海速度”常态
05-18
猪肉价格真的降了 下半年逐步达到正常的水准是有可能的
05-11
大众公布在华销量 推进产品攻势 提供多样化、年轻化的选择
04-20
高江涛掌权斯威汽车 推出“预售抢购模式”及“两级火箭渠道模式”
04-20
美国消费数据创历史最糟纪录 未来股市可能会大幅下跌
04-17
热点推荐
五六天后:科学减脂 专业营养师团队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06-08
谜茵焕肤精华:开启非入侵式医美级护肤体验
06-08
草本与咖啡的结合——品晟咖啡强势登场
06-08
艾德证券港股打新京东|大有机会博10%的收益,来不来?
06-08
福鼎白牡丹对女人的具体好处有哪些?
06-08
TMALL@HOME 天猫家居生活展亮相上海K11,用脑洞致敬生活!
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