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地区树线每10年爬升1.7米
中国新闻网| 2025-11-20 15:52:38

  中新网拉萨11月20日电 (记者 江飞波)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综合集成应用发布会19日至20日在拉萨市举行。发布会介绍,过去120年间青藏高原地区树线爬升平均速率为1.7米/10年,预测树线爬升将导致高寒特有物种自然生境压缩20%至70%,增加高海拔特有物种丧失风险。

图为11月9日,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工布江达县错高乡罗池村周边的原始森林和雪山。江飞波 摄

  第二次青藏科考发现,被称为“亚洲水塔”的青藏高原的变化是链式响应过程变化。亚洲水塔区在变暖、变湿、变绿的同时,也在变暗。主要特征是在变暖驱动下,冰川、积雪面积减小和植被变绿共同导致地表反照率减小,从而引起地表变暗。变暗将引起地球系统过程重大变化,不但引发亚洲季风环流调整,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也将驱动跨南北半球的水分循环交换,加强青藏高原热力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调制作用。

  发布会还介绍,第二次青藏科考构建了基于遥感技术与地面调查结合的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分类体系,完成了青藏高原1:50万草地植被图和1:50万土壤图;绘制了绵延2400千米的喜马拉雅山脉高山树线分布图;揭示了过去15年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变化规律和整体趋好的态势:优良等级草地和森林面积比例分别提高了6%和12%;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防风固沙服务功能分别提升了1%、2%和70%;土壤质量提升了40%;湿地面积增加了18%。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步提升。

  第二次青藏科考通过对青藏高原薄弱与关键区域大量野外考察,在生物多样性方向取得一系列新发现。首次实现了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数字化、网格化及精准调查,构建了全息综合可视的数据库,创新了考察的新范式。已发表新物种超过3000个,其中动物新物种205个,植物新物种388个,微生物新物种2593个;发现动植物适应青藏高原环境的基因组趋同机制,提出青藏高原东南部河流峡谷的环境异质性有利于减缓气候变化对两爬物种的不利影响;揭示高山冰缘带植物通过伪装适应生存环境,气候变化引起低地植物物种涌入冰缘带,导致冰缘带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等。(完)

【编辑:李润泽】
精彩推荐
张健工商资本下乡不能偏离 改善社会资本进入的基础环境
05-19
复制一批特斯拉项目 让“特斯拉速度”成为“上海速度”常态
05-18
猪肉价格真的降了 下半年逐步达到正常的水准是有可能的
05-11
大众公布在华销量 推进产品攻势 提供多样化、年轻化的选择
04-20
高江涛掌权斯威汽车 推出“预售抢购模式”及“两级火箭渠道模式”
04-20
美国消费数据创历史最糟纪录 未来股市可能会大幅下跌
04-17
热点推荐
五六天后:科学减脂 专业营养师团队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06-08
谜茵焕肤精华:开启非入侵式医美级护肤体验
06-08
草本与咖啡的结合——品晟咖啡强势登场
06-08
艾德证券港股打新京东|大有机会博10%的收益,来不来?
06-08
福鼎白牡丹对女人的具体好处有哪些?
06-08
TMALL@HOME 天猫家居生活展亮相上海K11,用脑洞致敬生活!
06-08